◎神祇shénqí
[god] 指天神和地神,泛指神明
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唐·李朝威《柳毅傳》
⒈ 天神與地神。
引《書(shū)·湯誥》:“爾萬(wàn)方百姓,罹其兇害,弗忍荼毒,并告無(wú)辜于上下神祇?!?br/>孔傳:“并告無(wú)罪稱(chēng)寃訴天地?!?br/>《史記·宋微子世家》:“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br/>裴駰集解引馬融曰:“天曰神,地曰祇?!?br/>唐韓愈《與孟尚書(shū)書(shū)》:“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誣也?!?br/>《水滸傳》第九八回:“當下儐相贊禮, 全羽與瓊英披紅掛錦,雙雙兒交拜神祇,后拜鄔梨假岳丈?!?/span>
⒉ 謂司中、司命、風(fēng)師、雨師。
引《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乃畢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祇?!?br/>鄭玄注:“天之神祇,司中、司命、風(fēng)師、雨師?!?/span>
⒊ 泛指神靈。
引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祇之福,從窮越之地,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干戈?!?br/>晉葛洪《神仙傳·郭璞》:“向見(jiàn)日月星辰之精靈,五岳四海之神祇?!?br/>《武王伐紂平話(huà)》卷下:“上祭天,下祭地,中祭神祇?!?br/>馮至《伍子胥》:“他們懷念著(zhù)故鄉的景色、故鄉的神祇, 伍尚要回到那里去…… 子胥卻要走到遠方?!?/span>
天神與地祇。泛指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