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抱負。
引《東觀(guān)漢記·班超傳》:“大丈夫無(wú)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梁書(shū)·張惠紹傳》:“張惠紹志略開(kāi)濟,干用貞果?!?br/>清方東樹(shù)《<劉悌堂詩(shī)集>序》:“﹝楚地﹞自古以來(lái),多產(chǎn)賢豪英杰異士,若老莊之道德, 屈宋之詞宗,搜奇抉怪,軼乎《詩(shī)》《書(shū)》,不獨志略武毅之儔也?!?/span>
⒉ 指才略。
引《續資治通鑒·宋太祖建隆元年》:“通性剛而寡謀,言多迕物,人謂韓瞠眼。其子頗有志略,見(jiàn)帝得人望,勸通早為之所, 通不聽(tīng),卒及於難?!?/span>
志氣才略。
如:「瀛寰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