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長(cháng)期調和。
引《列子·黃帝》:“陰陽(yáng)常調,日月常明?!?/span>
⒉ 平常戲狎。
引《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shū)>》:“前日雖因常調,得為密坐,雖讌飲彌日,其於別遠會(huì )稀,猶不盡其勞積也?!?br/>呂向注:“常調,謂常戲?!?/span>
⒊ 固定的音調。
引《后漢書(shū)·王充王符等傳論》:“舟無(wú)推陸之分,瑟非常調之音?!?br/>晉左思《魏都賦》:“金石絲竹之恒韻,匏土革木之常調?!?/span>
⒋ 引申為陳舊的論調。
引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五回:“況種族革命,已成常調?!?/span>
⒌ 定額賦稅。
引《后漢書(shū)·韋彪傳》:“農人急於務(wù)而苛吏奪其時(shí),賦發(fā)充常調而貪吏割其財,此其巨患也?!?br/>《魏書(shū)·高宗紀》:“自今常調不充,民不安業(yè),宰民之徒,加以死罪。申告天下?!?br/>《隋書(shū)·食貨志》:“常調之外,逐豐稔之處,折絹糴粟,以充國儲?!?/span>
⒍ 按常規遷選官吏。
引唐高適《宋中遇劉書(shū)記有別》詩(shī):“幾載困常調,一朝時(shí)運催?!?br/>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日本某居士集序》:“仕宦不逾常調,計典不入上考?!?/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