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約,成議。
形成完整的論斷。
m.⒈ 訂約,成議。
引《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壬戌, 楚公子黑肱先至,成言於晉?!?br/>《楚辭·離騷》:“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br/>朱熹集注:“成言,謂成其要約之言也?!?br/>宋辛棄疾《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詞:“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br/>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寄生》:“前與張公業(yè)有成言,延數日而遽悔之?!?/span>
⒉ 形成完整的論斷。
引晉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span>
約定、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