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接納外物。
引《莊子·人間世》:“氣也者,虛以待物者也?!?br/>成玄英疏:“虛空其心,寂泊忘懷,方能應物?!?/span>
⒉ 指有求于外物。
引《莊子·山木》:“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br/>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又何求於外物?”
成玄英疏:“當分名足,不待於物也?!?/span>
⒊ 對待他人。
引《文子·道德》:“今吾欲正身而待物,何知世之所從規我者乎?”
⒋ 泛指待人接物。
引《晉書(shū)·元帝紀》:“帝性簡(jiǎn)儉沖素,容納直言,虛己待物?!?br/>《宋書(shū)·武帝紀中》:“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lèi)?ài)待物,當於古人中求耳?!?br/>《易·乾》“忠信所以進(jìn)德也” 唐孔穎達疏:“推忠於人,以信待物,人則親而尊之,其德日進(jìn)?!?/span>
對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