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地方組織,五百家為一黨。 《詩(shī)·豳風(fēng)·七月》“朋酒斯饗” 毛傳“饗者鄉人以徇” 唐孔穎達疏:“此實(shí)黨正飲酒正有一黨之人。
引《傳》言鄉人者,以黨正飲酒亦名鄉飲酒故也?!?br/>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族為黨?!?br/>鄭玄注:“族,百家;黨,五百家?!?/span>
⒉ 一派;同伙。
引《朱子語(yǔ)類(lèi)》卷五四:“他也看那兄弟不過(guò)本是怕武庚叛,故遣管蔡、霍叔去監他,為其至親可恃,不知他反去與武庚同作一黨?!?br/>《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但是此計是他説出來(lái)的,不免要拉他做了一黨,方才妥當?!?/span>
⒊ 一個(gè)政黨。
引毛澤東《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什么召開(kāi)國民大會(huì )制定憲法呀,什么改組一黨政府為多黨政府呀,其目的原是為著(zhù)孤立中共和其他民主力量?!?br/>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二章:“國民黨的某些人卻只要敷衍表面,實(shí)際上仍想維持一黨專(zhuān)政的局面?!?/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