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好的典章法度。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br/>楊伯峻注:“令典謂禮法政令之善者?!?br/>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擇皇齊之令典,致聲化於雍熙?!?/span>
⒉ 泛指憲章法令。
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自今,其敢設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執左道論,著(zhù)於令典?!?br/>唐劉禹錫《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br/>清載澤等《出使各國大臣奏請宣布立憲摺》:“宜取各國地方自治制度,擇其尤便者,酌訂專(zhuān)書(shū),著(zhù)為令典,尅日頒發(fā),各省督撫,分別照行,限期蕆事?!?/span>
⒊ 指美好的典禮、儀式。
引宋秦觀(guān)《代賀皇太妃受冊表》:“舉令典於宮闈,溢歡聲於方夏?!?/span>
⒋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引漢荀悅《<漢紀>序》:“昔晉之《乘》、 楚之《檮杌》、 魯之《春秋》、 虞夏商周之書(shū),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則成其法,棄之則墜於地?!?/span>
好的典章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