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飾以彩繪、花紋。
引《韓非子·十過(guò)》:“四壁堊墀,茵席雕文?!?br/>《舊唐書(shū)·職官志三》:“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玩器之物。中宮服飾,雕文錯綵之制,皆供之?!?/span>
⒉ 指以彩繪、花紋為飾的物品。
引《韓詩(shī)外傳》卷八:“士不造無(wú)用,雕文不粥於肆?!?br/>《后漢書(shū)·宦者傳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span>
⒊ 猶美文。
引唐褚亮《十八學(xué)士贊·記室參軍虞世南》:“篤行揚聲,雕文絶世,網(wǎng)羅百世,并包六藝?!?/span>
⒋ 刻文字于碑石。
引宋葉適《林正仲墓志銘》:“喪死者焚尸,糜其骨,眾薰合和,凌風(fēng)飄颺…… 正仲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變其俗?!?br/>彫文:雕繪文采。 《晏子春秋·諫下一》:“今齊國丈夫畊,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側皆彫文刻鏤之觀(guān),此無(wú)當之管也,而君終不知?!?br/>漢賈誼《虡賦》:“妙彫文以刻鏤兮,象巨獸之屈奇兮?!?br/>《后漢書(shū)·郎顗傳》:“減彫文之飾,損庖廚之饌?!?br/>《晉書(shū)·武帝紀》:“二月乙亥,禁彫文綺組非法之物?!?/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