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遠遯”。逃往遠處。
引《漢書(shū)·韋玄成傳》:“單于孤特,遠遁於幕北?!?br/>《漢書(shū)·趙充國傳》:“寄託遠遯,骨肉離心,人有畔志?!?br/>晉陸機《辨亡論上》:“喪旗亂轍,僅而獲免,收跡遠遁?!?br/>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shū)書(shū)》:“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虞?!?br/>《花月痕》第十三回:“且説慧如遠遁之時(shí),正是羣丑自屠之日?!?br/>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續臺州民變馀記》:“自是民心惶惑,一日數驚,扶老攜幼,號泣遠遯者,蓋道路不絶矣?!?/span>
逃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