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翻譯
注釋
⑴天平軍馬:指天平軍,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唐朝分淄青節度置鄆曹濮三州節度,賜號天平軍,治鄲州,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十五里,中和初朱瑄有其地,后并于朱全忠,宋亦置天平軍節度。平,《英華》作“兵”。
⑵衛:衛國之地,北周置衛州,治所在朝歌(今淇縣),唐改設衛縣。
⑶恒碣:恒山、碣石山的并稱(chēng)。唐黎逄《象魏賦》:“高齊嵩華,勢比恒碣?!焙闵?,即五岳之一的北岳。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北?!渡袝?shū)·禹貢》“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辈懿儆小俄偈?,毛澤東有“東臨碣石有遺篇”詩(shī)句。
⑷衡漳:古水名。即漳水,今漳河?!渡袝?shū)·禹貢》:“覃懷底績(jì),至於衡漳?!笨追f達疏:“衡即古橫字,漳水橫流入河,故云橫漳?!?/p>
⑸許國:決心報效國家。許,應允。
作品譯文
我到了衛地,多么希望能馬上與你相見(jiàn),可惜你竟然不多作停留。
朋友啊,你去了哪里?我的眼前只有這千古淇水悠悠。
恒山與碣石的霧靄,衡山與漳河的秋露,阻擋了我找尋你的道路。
我知道,你這是真正的愛(ài)國情懷,而不是為了圖名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