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鹽鐵福建院官權長(cháng)孺坐贓,詔付京兆府決殺。
2、庚午,太子洗馬王元吉坐贓棄市。
3、久之,傳弓為監察御史,而紹之坐贓,詔傳弓即按。
4、丙申,鳳閣侍郎張錫坐贓配循州。
5、冬十月甲午,貶尚書(shū)左丞薛邕為連山尉,坐贓也。
6、況如今動(dòng)輒坐贓,家寒將何充抵?恐家中不免追比之慘,家破身亡,宗祀欲絕,是以不覺(jué)痛心。
7、凡私房錢(qián)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并不得過(guò)三分……,違者笞杖四十,以余利計贓,重者坐贓論,罪止杖一百。?
8、時(shí)婺州刺史鄧珽坐贓八千貫,珽與執政有舊,以會(huì )赦,欲免贓。
9、九月壬辰,倉部員外郎陳?ài)弊E棄市。
◎坐贓zuòzāng
(1)[frame sb. fabricate a charge against sb.]〈方〉∶栽贓
(2)[commit corruption offence]∶犯貪污罪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