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楊翰林他……他因為率眾大臣伏于左順門(mén)撼門(mén)而哭,自言仗節死義,被施以廷杖,將要謫戌云南。
2、倘若能早生十年…嘿,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便在今日!…小兄弟乃左大人公子,便代令尊,受了絳這一拜。
3、……累我百官忠孝不能者,世子罪魁也!使我士林無(wú)遺類(lèi)者,世子禍首也!今以正直之德直刺罪魁禍首,縱仗節死義有不力爭者,必共擊之……?
4、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5、楊慎在議大禮中站在其父楊廷和一邊,為維護皇統仗節死義,但他站在皇帝的對立面,削弱、侵犯了皇權。
6、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謂堅守節操,為正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