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想自己眼盲,無(wú)法博覽群籍,這部明史修撰出來(lái),如內容謬誤甚多,不但。
2、高宗備加優(yōu)獎,升其右文殿修撰,主管萬(wàn)壽觀(guān),并把其兩個(gè)弟弟和一個(gè)侄子錄用。
3、至治二年主茅山崇壽觀(guān),正是《茅山志》修撰之時(shí)。
4、壬寅,詔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練子寧、侍郎黃觀(guān)、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5、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shí)秦丞相孫以右文殿修撰來(lái)就試,直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擢置第一,秦氏大怒。
6、仰休明之盛世,慨道教之陵遲,蹈先儒之逸軌,傷群言之蕪穢,馳騖墳典,厘改僻謬,修撰始畢,圖事適成,天違人愿,途不我與。
7、顧胤清芬,可觀(guān)彝范,積善余慶,其有子哉!李延壽研考史學(xué),修撰刪補,克成大典,方之班、馬,何代無(wú)人?仁實(shí)據摭,抑又次焉。
8、丙申,呂文德超授太尉、京湖安撫制置屯田使、夔路策應使兼知鄂州,李庭芝右文殿修撰、樞密都承旨、兩淮安撫制置副使、知揚州。
9、史館置于宮禁之中,由宰相一人或數人監修,組織包括修撰、直館及各類(lèi)輔助人員的一套常設班子。
10、嘉泰二年二月慶元黨禁正式解除,陸游的起用在熹泰二年五月,他的官銜是中大夫、直華文閣、提舉?神觀(guān)、兼實(shí)錄院同修撰、兼同修國史。
11、元立翰林國史院,其職責變?yōu)橐孕拮珖窞橹鳌?/p>
12、歷知真州、池州、尚書(shū)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議大夫等。
13、現在修撰家譜應該是一種古為今用、有揚有棄的過(guò)程。
14、其女蔡琰,才貌雙絕,精通樂(lè )曲,因與其父修撰漢史而名傳后世,只是命途坎坷,出嫁不久夫亡,正值匈奴作亂,被匈奴虜去塞外十多年,命運之坎坷,令無(wú)數人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