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思之法,存心養性以事天,聚精會(huì )神而合道。
2、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wú)我,故人悅。
3、儒家的克己復禮、王道仁政、存心養性、居敬窮理,道家的小國寡民、順應自然、返璞歸真、心齋坐忘,莫不如此。?
4、當然,王學(xué)不是孟學(xué)的重復,孟子不談知行關(guān)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說(shuō)歸于存心養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則在明體達用,如此等等。
5、存心養性,此顧命之勤勞也;集義生氣,此用令之法度也。
6、有專(zhuān)煉性不煉命者,即稍事定坐,究佛講經(jīng),穿透世事,滌去人心,復見(jiàn)天心,默證道心,則存心養性,此所謂真儒也。
7、修持者靜坐有時(shí),究道講經(jīng),穿透世事,滌去人心,復見(jiàn)天心,默證道心,再則存心養性。
8、孟子一書(shū),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養性,收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