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琉璃瓦中的勾頭,滴水瓦件以及走獸、釘帽、花窗和正吻、垂獸等構件采用手工成型或注漿成型。
2、院落的格局基本為四面坡向中央的天井,天井中有暗管將雨水排出室外,被稱(chēng)為“四水歸堂”,屋頂呈人字形,屋檐前采用滴水瓦,防止雨水散布。
3、古代稱(chēng)瓦背向上的滴水瓦的瓦頭,其形狀呈圓形或半圓形。
4、堆積中出土有明代龍鳳紋滴水瓦、花草紋瓦當、板瓦和青花瓷片等。?[好工具]
5、大瓦房外部房脊上有做工精細的飛龍圖案,屋檐的每一塊滴水瓦上都有精美的圖案,四周屋檐有翹角,顯示出當年做工的精細。
6、宋代齒紋式滴水瓦與荷花枝葉勾頭瓦四檐沿用。
7、三是三峽區域鄉土民居建筑屋面、屋脊裝飾特點(diǎn)不是很突出,絕大數瓦頭用泥灰泥制成扇形,無(wú)滴水瓦。
8、影壁上方用筒瓦、滴水瓦兩端翹檐裝飾。
9、一間“原住民”反而顯得很不協(xié)調,青墻灰瓦,房檐矮矮的伸手就夠得到滴水瓦。
10、木板的上端檐口沒(méi)有滴水瓦,只用灰泥磚砌出探沿兒,高高的翹起,像個(gè)帽盔兒。
11、山墻突瓦,檐口瓦,滴水瓦突出在屋頂的山墻上的蓋瓦的邊緣。
12、房頂亦是木結構,樣貌簡(jiǎn)樸,幾乎沒(méi)有裝飾,屋頂是滴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