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是他一方面戰戰兢兢連上五道“叩閽辭疏”,坦承自己“只知歷理,不知歷數”,是一個(gè)“不能算歷之夫”,顯然不能“濫受欽天之職”。
2、宋女巧嬌,乃傅朋之未婚妻,為夫伸冤,趁九千歲劉瑾侍皇太后至法門(mén)寺降香時(shí),叩閽上控。
3、在清代,這被稱(chēng)為叩閽、京控,如申訴不實(shí)可能被殺頭。
4、“叩閽”的方式之一,就是告御狀。
5、告御狀,在古代稱(chēng)為“叩閽”,“閽”即“宮門(mén)”。
6、詣闕亦稱(chēng)叩閽,即直接向最高當局請愿投訴。
7、江寧民呼號罷市,諸生千余建幡將叩閽。
8、誠然,如趙作海這樣憑借私人關(guān)系找記者、找法院高官,為他人叩閽伸冤,絕非維權之正道。
9、不久升為通政使后,他又為冤民叩閽之事向皇帝力爭,沒(méi)有一點(diǎn)顧忌。
◎叩閽kòuhūn
[knock at official's gate to lodge complaint;go to the royal court to complain about one's wrong] 扣擊宮門(mén),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