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馬追為菊科植物輪葉澤蘭的地上干燥部分,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降血壓之功效。
2、食用筍包括禾本科竹筍、菊科萵筍、棕櫚科藤筍、百合科蘆筍等。
3、蜂斗菜與款冬則是菊科不同屬的兩種植物。
4、老山屬于山林性綠地性質(zhì),土壤瘠薄,水肥條件較差,因此在環(huán)境改造中使用了大量的景天科、菊科植物,如蛇莓、連錢(qián)草、紫花地丁、二月蘭等品種。
5、黃花麥果通稱(chēng)鼠曲草,系菊科植物,葉小,微圓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黃色,簇生梢頭。
6、圖為木香,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云木香、越西木香、川木香等的根,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利尿通淋,辟毒消惡,消癖化癥等功效。
7、異型性種子植物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區、荒漠和鹽漬土地區等干擾強烈的環(huán)境,在菊科和藜科中最為常見(jiàn),主要出現在一年生植物中。
8、主要的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薔薇科、藜科。
9、在肉類(lèi)植物中,常見(jiàn)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蘿藦科、龍舌蘭科和菊科。
10、刺兒菜刺兒菜原名小薊草,屬菊科多年生草本。
11、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
12、雪蓮果屬菊科,葵花屬植物,故又稱(chēng)為菊薯,在我國被歸類(lèi)于熱帶薯芋類(lèi)蔬菜。
13、如果黃頂菊與發(fā)生區域內的其他菊科植物產(chǎn)生天然的菊科植物屬間雜交,就有可能導致形成新的危害性更大的物種。
14、我不知這種植物的名稱(chēng),猜想它們是屬于葵科或菊科?
15、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
16、六月霜,我們的方言本叫“六月?!?,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帶花全草,不知是有意還是無(wú)意,在浙江、江西等地竟然叫成了六月霜,南方藥用多稱(chēng)“南劉寄奴”。
17、其中,以薔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等科種類(lèi)較多。
18、凱爾特族科系較多,分傘形科、五加科、菊科、景天科、毛莨科等,本角色就屬于分傘形科名“太白”。擅長(cháng)使用召喚魔法治愈同盟為其加強戰斗力外,弱化敵人、束縛敵人等能力。
19、千里光屬一種菊科千里光這個(gè)大屬的草木植物,有黃色花冠,尤指北美洲東部生長(cháng)的金色千里光和歐洲生長(cháng)的雅克賓千里光。?
20、進(jìn)入五月下旬或六月初,黃色的花就會(huì )多一些,比如中國石竹、長(cháng)夏石竹、黃金菊、甘野菊等石竹科和菊科類(lèi)的小野花。
21、用菊科紅花冒充,用染色玉米須、染色蓮須、紙漿加工品、摻油等冒充。
22、菊花屬菊科是菊科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個(gè)品種。
23、蒲公英又名黃花苗、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全草,多生于山坡、田邊、路旁、河灘及曠野中,全國各地均有野生分布。
24、優(yōu)勢科主要有豆科、菊科、薔薇科、唇形科、蓼科。
25、牛蒡別稱(chēng)“惡實(shí)”,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性涼,味甘、苦。
26、說(shuō)到根莖,菊科植物中的菊芋,也就是民間房前屋后常種的俗名叫“鬼子姜”的植物,還有大麗花,也是靠根莖繁殖與傳播后代的。
27、黑心菊,菊科,金光菊屬,一二年生草本。
28、羊耳菊,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或全草,性味辛、微苦,溫。
29、牛蒡任一種雜草,主要是菊科牛蒡屬的兩年生植物,開(kāi)粉紅色或略帶紫色的花穗,并被帶有多刺的苞所包圍,形成果實(shí)中的刺果。
30、一種非洲菊科植物,特別是耳狀冠毛菊屬、大丁草屬以及羅納屬的菊科植物,具有艷麗的頭狀花序。
31、是一種可以作為高等植物儲藏營(yíng)養物質(zhì)的多聚糖,在菊科大麗花屬的塊根中尤為明顯。它是一種果糖聚合體。
32、艾草系菊科艾屬,性溫涼,古名冰臺。
33、天名精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名精的根或全草。
34、蒲公英又名黃花苗、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全草,它的花粉里含有維生素和亞油酸,枝葉中則含有膽堿、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
35、在菊科植物中,苞片數目多而聚生在花序外圍,稱(chēng)為總苞。
36、任一種雜草,主要是菊科牛蒡屬的兩年生植物,開(kāi)粉紅色或略帶紫色的花穗,并被帶有多刺的苞所包圍,形成果實(shí)中的刺果。
37、據記載:苦菜,又稱(chēng)苦苣菜、苦麻菜、苣荬菜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菊科。
38、銀膠菊,為菊科銀膠菊屬,是一種原產(chǎn)于中美洲的外來(lái)有害雜草。
39、原來(lái)香青屬于菊科,白色的并非真正花瓣,而是苞片,里面所含水分非常之少,幾乎像干花一樣,這也是適應高原寒冷缺水的一種手段。
40、杏香兔耳風(fēng)是菊科兔耳風(fēng)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