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聖人乃千載一出,賢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見(jiàn)者也。
2、君子仕則欲行其義,居則欲彰其道。事不厭,教不倦,焉得日。
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4、禍患臨頭才害怕,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禍患發(fā)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
5、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wù)。
6、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7、君子只是一個(gè)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8、我一直以為只有春天的植物園是美麗的,原來(lái)冬天的植物園也不差。當我們走進(jìn)寬敞明亮的大玻璃房,頓時(shí)感到春天的氣息,各種各樣的花草樹(shù)木多得數不清,有名叫仙客來(lái)的美麗花朵有頭戴一頂紅帽子的一品紅有名貴的君子蘭有有趣而漂亮的拖鞋蘭有高高大大的像酒瓶式的酒瓶椰子樹(shù)……
9、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
10、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wú)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wú)所不為。
11、菊花常被人稱(chēng)為“花中君子”,它能在百花凋零、萬(wàn)物枯黃的日子,接受風(fēng)霜嚴寒的考驗,它的堅強與勇敢,令人傾佩!
12、居高善下真君子,將有視無(wú)大丈夫。
13、君子以義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亂,賢者以義相治。
14、梅、蘭、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譽(yù)。梅花的高潔、蘭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屬性,象征著(zhù)人格高尚,學(xué)識淵博,舉止文雅的品德。
15、中國之道以孝為先,為君子者必懂孝,雖說(shu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你養大,孝順他們是我們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修來(lái)的,珍惜現在,珍惜眼前人。
1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7、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18、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憂(yōu)而不懼,悅而不喜。
19、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0、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shí),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lián)p。
21、不唯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貴賤壽夭之所由定也。
22、冬天,雖然竹子倒下了,但他的精神絕沒(méi)倒下,他還是那么嚴肅,那么樸素那么有君子之風(fēng)。
23、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24、戒貪,求心安理得;慎行,為正人君子。
25、不可以一時(shí)之譽(yù),斷其為君子,不呆以一時(shí)之謗,斷其為小人。
26、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yǔ)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8、君子就是不大眼界,搶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29、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30、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長(cháng)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勝焉。
31、君子養心,莫善于誠。出自:《荀子·修身》培養個(gè)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gè)人的真誠。
32、君子之言寡而實(shí);小人之言多而虛。
33、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wú)過(guò)矣。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4、真正的領(lǐng)導者,其厲害之處不在于能指揮多少君子,而在于能駕馭多少小人。
35、用君子是人品,用小人是智慧。
36、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lè )其樂(lè )而利其利,此以沒(méi)世不忘也。?
37、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擇。故君子寡憂(yōu),小人多怨。
38、迷信者的見(jiàn)解模糊不清,偽君子則是一副假心腸。
39、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shù),風(fēng)拂大夫枝。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
4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wèn)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41、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wú)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42、這種人表面上冠冕堂皇,一派正人君子,可實(shí)際上卻是男盜女娼,令人唾棄。
43、成功需要君子的鼓勵,也需要小人的刺激。
44、君子或出或處,可以不見(jiàn)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
4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6、君子恥其言而過(guò)其行。
47、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48、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友。
49、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50、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51、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舉措的力量,而不是語(yǔ)言的氣力。
5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53、伯樂(lè )不可欺馬,君子不可以欺人。
54、靜坐常思己過(guò),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wú)能,退一步天高地闊,知足者人心常樂(lè )!
55、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于其間哉!
56、子貢曰:“君子之過(guò)也,如日月之食焉。過(guò)也,人皆見(jiàn)之;更也,人皆仰之。
57、君子之為學(xué),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shī)文而已,所謂雕蟲(chóng)篆刻,亦何益哉!
58、君子浩海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mǎn)之氣,不勝其小。
59、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60、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61、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tīng)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wèn),忿思難,見(jiàn)得思義?!?。
62、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63、君子敬而無(wú)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64、學(xué)而時(shí)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lái),不亦樂(lè )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5、君子獨處,守正不撓。出自:《漢書(shū)·劉向傳》有德行的人單居獨處,也堅守正道,不肯屈從。
66、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wú)過(guò)矣。
67、發(fā)莫引人發(fā)笑。倘若你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你就必須莊重些,要像個(gè)正人君子。所有巍峨的紀念碑都是建筑在莊重這個(gè)基礎之上的。托馬斯·科溫。
68、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之閭,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69、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70、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jiàn)而之容;鏡于人,則知兇與吉。
71、君子以文會(huì )友,以友輔仁。
72、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處人之所不能處。
73、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74、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wú)位。
75、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而輟廣,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
76、名不可簡(jiǎn)而成也,譽(yù)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77、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tài),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shū)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7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
79、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對很多小人來(lái)說(shuō),似乎兩三天都度日如年太過(guò)漫長(cháng)。
80、讀書(shū)明理的人品行偽善,就同狡詐的小人肆無(wú)忌憚地作惡沒(méi)有區別,如果正人君子中途變節,還不如奸詐小人改過(guò)自新。
81、君子之學(xué)貴一,一則明,明則有功。
82、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83、人們喜歡富麗堂皇的牡丹,喜歡嬌紅似火的杜鵑,但我更喜歡那樸實(shí)無(wú)華的花中君子蘭花。
84、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85、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8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就讓所有的困苦艱難一起來(lái)吧,因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lái)!
87、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則善矣。
88、君子雖然也愛(ài)錢(qián)財,但是需用合法的正當的途徑取得;小人放縱地追求財利,不顧天理國法。
89、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
90、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
91、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著(zhù)超凡不俗的品格?!皻q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當秋風(fēng)拂去,寒冬將至時(shí),竹子,依然青翠不驚寒。這,是一種樸素的美。
92、大人不華,君子務(wù)實(shí)。出自:漢·王符《潛夫論·敘錄》卓越的人不追求虛有其表,有修養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實(shí)際。
93、君子樂(lè )與人同,小人樂(lè )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
94、白玉蘭是高貴清麗的花。她清雅華貴、艷而不妖。是花中之君子,你看那猶如雪濤云海的層層花朵,實(shí)在蔚為壯觀(guān)。
9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6、庭不曠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贄,精氣以問(wèn)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
97、是以敢依圣訓,志序人物,庶以補綴遺忘;惟博識君子,裁覽其義焉。
98、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99、誠者,物之終紿,不誠無(wú)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100、涉世淺,點(diǎn)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君子jūnzǐ
(1)[gentleman]∶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chēng)
君子不齒?!?/span>唐·韓愈《師說(shuō)》
君子寡欲?!?/span>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a man of noble character]∶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lái)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span id="tsaj1m93tjen" class="bold">《論語(yǔ)》
君子有不戰?!?span id="tsaj1m93tjen" class="bold">《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xué)?!?span id="tsaj1m93tjen" class="bold">《荀子·勸學(xué)》
花之君子?!?/span>清·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chēng)[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書(shū)敘?!?/span>唐·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span>明·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span>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后?!?/span>清·梁?jiǎn)⒊?/span>《譚嗣同傳》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