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龍貴平坦夷曠,為得支之正體。
2、當時(shí)“以國土夷曠,庶草蕃廡,考核其可佐饑饉者四百余種,繪圖疏之,名《救荒本草》。
3、其上良田百傾、夷曠饒沃……故曰南山坪。
4、他襟懷夷曠,洞明世事,以天趣盎然的文筆著(zhù)述《閱微草堂筆記》,多以狐鬼故事諷刺腐儒,揭露社會(huì )上不合理的地方。
5、他襟懷夷曠,機智詼諧,常常出語(yǔ)驚人,妙趣橫生,盛名當世。
6、孫過(guò)庭草書(shū)則以儒雅見(jiàn)長(cháng),余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chuàng )真率夷曠,風(fēng)骨豐麗之新境界。
7、先生神思夷曠,諒不恐怖,亦不必深求。
◎夷曠yikuang
襟懷夷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