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2、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賢若渴,有“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的禮賢下士精神,也要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擔當意識和寬廣胸懷。
3、史記·魯周公世家》載,“然吾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4、司馬光《資治通鑒》書(shū)影“吐哺握發(fā)”《史記·魯周公世家》載,“然吾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5、史載周公為招攬英才,“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生怕因為一次沐浴或一餐飯而慢待錯失了某位賢士。
6、凡治國,立賢是根本,爸爸自當政來(lái),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求賢若渴如此,你到魯國后,只可處其上,不可處其下。?
謂一次沐浴須三度握其已散之發(fā)。形容求賢殷切或事務(wù)繁勞。
亦作:一沐三握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