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獻的素祭,并常獻的燔祭與同獻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獻的奠祭以外,都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
2、我還記得,在月朔的時(shí)間,你曾經(jīng)對我說(shuō)你肯定要考上一中,假如可以,更盼望考上孝感高中。
3、落下閎在制定太初歷時(shí),改變了舊的歷日制度,規定每年以孟春正月朔日為歲首,被漢武帝采用。
4、是歲己酉,朔旦日南至而獲神數,日月朔望而可推也。?
5、……據本臺最新消息稱(chēng),本月朔月,也就是在昨晚,我們,一直以來(lái)都特別關(guān)注的‘黯月死神’再次出現,并奪走了三名少女年輕的生命……
6、原來(lái)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méi)討索之時(shí)。
7、王元年三月朔,齊小白、宋御說(shuō)、陳杵臼、蔡獻舞、邾克,奉天子之命會(huì )與北杏,共同扶持王室,濟弱扶傾。
8、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孝曾孫開(kāi)元神武皇帝某,敢昭告于獻祖宣皇帝、祖妣宣莊皇后張氏。
9、每年定三、六、九、臘月朔為四個(gè)卯期,或存或欠,必須清結,謂之歸卯。
10、守寡懷孕,田氏感到羞愧,怕人家因此而不和她來(lái)往,就跑到代郡的東方里,到五月朔日天亮時(shí)生下孩子,因而改姓東方,取名朔。
11、剛插手這個(gè)新的全體成為月朔十班的一份子。
12、最為重要的是,落下閎在《太初歷》中首次確立了以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元之始的歷日制度并沿用至今。
13、“千骨,還能認出我么,這一世,我可是有臉的,要記得我的樣子哦?!?,花千骨仿佛被人猛敲一下,七月流火、八月朔風(fēng)?!八凤L(fēng)!你是朔風(fēng)……你回來(lái)了……”。
14、七魄為人身中之濁鬼,每每于月朔、月望、月晦之夕在人身中流蕩游走,招邪致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