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法制歷史上下幾千年,雖然朝代更替頻繁,但五刑制度始終脈絡(luò )清晰、特色鮮明。
2、象以典刑,金作贖刑。
3、唐宋是我國封建刑罰的完善和發(fā)展時(shí)期,封建制“五刑”經(jīng)數百年演變終于確立。
4、象以典刑。
5、中國古代的刑罰在經(jīng)歷了象刑、舊五刑到新五刑的發(fā)展之后,到唐律已形成了完備的刑罰體系和量刑制度。
6、中國古代五刑主要分為奴隸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7、在古代黥面是一種在臉上刺字的刑罰,也叫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種。?
8、載性刻,為帝所信,荊州疾之如讎,故納等因人之欲,抽其腸系馬腳,使繞而走,腸盡氣絕,又臠割備五刑而斬之。
9、后被五刑而死,觀(guān)察其本,實(shí)在是一夫誑惑,國喪身誅,本同末異之流矣,其字當然不以為楷!
10、剝皮,腰斬,車(chē)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插針,刖刑。
11、較奴隸制五刑而言,封建制五刑是一種較文明、較人道的刑罰。
12、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
13、這廝若論著(zhù)五刑發(fā)落,可便罪不容誅。
14、五刑是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用來(lái)統治人民的刑罰。
◎五刑wǔxíng
[the five chief forms of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我國古代的五種刑罰,通常指墨、劓、宮、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